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焦虑怪圈

2020-12-21 11:35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提到,家庭教育的第一个关键词是"焦虑"。2018年,她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一份题为"全国家庭教育调查"的报告,对全国近200000名四、八年级学生及其班主任进行了调查。结果显示,所有八年级的学生都认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成绩有很高的期望。45.9%的四年级学生认为他们想进入班级的前三名,42.7%的八年级学生认为他们的父母希望进入班里的前十名。


我们的父母总是认为他们的孩子能学好!毫无疑问,这个起点是父母之间的争斗,但问题是,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学习,在他们的学习中"出类拔萃"时,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变得"不正常"。"边玉芳说。


image.png


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从事青年研究近三十年,孙云晓感觉很像扁玉芳,他谈到家庭教育,想到"童年恐慌"。


许多年前,孙云晓打了个电话:提防童年的恐慌。他说,童年的恐慌使生活难以成长,甚至扭曲甚至毁灭。在孩子们的"童年恐慌"背后,其实就是"父母的恐慌"。


他认为,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,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,希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优质教育,但不同的家庭,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。一些家庭教育也走了同样的道路,陷入了对家庭教育的"学校"和"知识"的误解,导致家庭成为学校,父母成为教师,注重学习和技能。


这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。"孙云晓说,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,一个孩子的出生需要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,只有把这两种教育完全结合起来,相互支持、相互配合,才能造就一个健康、和谐、发达的孩子。


那么,为什么家长们如此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如此焦虑呢?一些人认为,一个不可避免的原因是,一些学校教师将一些批改作业和教授孩子知识的任务"传授给家长。父母在一天的辛苦工作和疲劳之后,不得不面对他们的孩子和"繁重"的家庭作业。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精疲力竭和焦虑。


但扁宇芳认为,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如此焦虑和担忧,是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将来无路可走,他们总是认为子女学习越多,学业越好,将来成长也越好。


深层次的原因是,父母不了解子女成长的规律,不了解子女发展的哪个阶段、学习的哪个阶段、不学习的阶段、不了解子女的成长需要,也不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。
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东方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